失望的是,这位在他内心当中仅次于少年国师的诤臣,眼看着最终也会变得跟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,同流合污,多少有些痛心疾首。
感慨的则是,岁月会改变一切,万事万物,包括人!
当初少年国师在跟朱元璋探讨岁月到底能否改变一个人的时候,这位洪武帝还非常坚持,不管岁月如何变幻,有坚持的人始终不会改变的理念。
当时朱元璋就是以刘伯温为例子,在这位洪武帝的心目当中,刘伯温就算是再难,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心意。
结果没想到这才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,这位诚意伯,真的就被岁月所改变了。
这一刻,朱元璋莫名的更加怀念那个可以永远相信的直臣少年国师!
因为少年国师,在他面前不管任何时候,任何场合,都能够直言进谏。
当然朱元璋自己内心也非常清楚一件事情,那就是如果少年国师真的对于天下有所图的话,那就不会有他朱元璋什么事情。
少年国师和少年军神,两位少年天才当中任意一个,但凡有点不举之心,那么朱元璋就不可能得到天下,更不可能建国大明,成为大明开国皇帝。
不管是少年国师还是少年军神,好像对于圈里功名利禄非常不在意。
少年国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朱元璋成为亘古未有的开国皇帝。
少年军神最大的心愿则是就是能够不断的征战,一直等到再也没有任何人敢对大明有不举之心。
两位少年天才,真的是上天派下来专门帮助朱元璋建国大明的神仙一样的存在。
等到大明真的建立之后,这两位就立马人间消失,主打的就是一个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不留下任何痕迹。
不过朱元璋虽然感慨归感慨,看着下面跪拜着颇有些诚惶诚恐的诚意伯,也是大手一挥,哈哈笑道:
“伯温,你起来吧,是咱让你说的,再说,你又没有说错,何罪之有?”
随后蒋瓛再次讲述秦王朱樉打算用钱来收买许洛的时候,朱元璋也是再次无奈的摇头叹息道:
“老二,永远都是败家子。”
“咱当初就不应该看在皇后的面子上,就应该好好的治治他!”
李善长则是再次鞠躬施礼道:
“上位,二皇子也就是爱花钱一点,比起过往胡作非为的皇室子弟来说,没有作奸犯科,更没有仗势欺人,老臣觉得秦王殿下,在众多皇子之中,还算不错!”
“是吗?”
“咱跟他这个年纪的时候,还在每天为下一顿饭头疼不已呢,咱看这小子就是欠收拾!”
“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!”
朱元璋也是愤愤的骂道,同时还用了一句不太恰当的歇后语。
刘伯温本来还想提醒一下这位洪武帝,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这句话,不能用到这里。
但是想到了朱元璋从小的出身,就没有再发声。
这位布衣天子,从小连吃饭都是问题,更别说读书识字。
不过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,倒是真的勤勉好学,每天强迫自己一定要学习上几个时辰的圣贤书。
这一点倒是让刘伯温挺佩服的,毕竟按照现在朱元璋的身份和地位,就算是他不学习,也没有人敢指责。
没有发声的刘伯温,也是默默的跟着朱元璋和李善长两人一起哄笑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