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巅峰的荣誉(2 / 2)此去诸天讨生活首页

而在十余年来,国内棋手们连续击败东倭九段的时刻里,曾经的五段封顶,已经无法彰显贾老师以及聂保安、马小春他们的真正实力,国内也需要有自己的九段强手,在和东倭以及其他国家棋手之间的交流里,才显得出名将对垒时旗鼓相当的声势。

新的形势下,体委决定,推荐出当下水平最高的十位棋手,再根据他们过往的战绩,拟定应当授予的段位。

战绩分两个方面,一是国内棋手的对战,二是对垒国外棋手的成绩。而在这两个方面,贾老师已经是棋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。

在六十年代初,与刘棣怀老先生对垒获胜的贾老师,就开始了纵横棋坛无敌手的传奇之路。

迄今为止,在国内外的所有正式比赛中,不仅从无败绩,稳获各项赛事冠军头衔,而且在培养年轻棋手方面,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。

在所有的推荐票中,贾老师遥遥领先于其他人,也让体育部门的同志有些为难,后来特别增加了一个名额,使得最终的段位证书,颁发给了十一名运动员。

推举出来的名单中,除去贾老师的名字,获得九段称号的,也正是大家所熟知的三位棋手,陈宗仁、吴淞笙和聂保安。

统治了国内棋坛二十余年的两代大国手,也终于拿到了早就应该属于他们的头衔。

此时的陈宗仁已经因病暂时告别了棋盘,而吴淞笙也已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,渐渐淡出棋坛,但他们并没有被人忘记,如今也站在了围棋的巅峰,成为中国自己的九段。

在四位九段之后,还有着两位八段棋手,均为四十年代生人的王儒楠和华易刚。

七段称号,为黄德勋,罗建文和沈果孙三位棋手所获。

孔祥明以及何晓任两位女棋手,则分别被授予了六段和五段头衔。

除了贾老师、聂保安和两位女棋手之外,其他被推荐的棋手中,最小的黄德勋也是1950年出生的,现在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,也都正在逐渐远离着棋坛的峰巅。

这次的段位授予,更像是一个迟来的认可,是过往时代的回声,这些人在围棋事业最艰难的岁月里,让属于围棋正硕的旗帜烈烈飘扬,他们也理所应当拿到这样的认可。

时隔一天,在众多媒体对这一时间做出报导的时候,首次全国围棋段位赛在燕京举行,于3月18日至4月1日的近半个月时间里,通过12轮比赛,144名棋手被正式定段。

对于年轻一代的棋手们来说,无疑是极其幸运的,时代的进步,让他们无需在巅峰过后才能拿到段位头衔。

在这次段位赛上,年仅十八岁的马小春,击败了比自己大了六岁,同样是来自吴越之地的邵震中,以全胜不败的战绩,傲然拿下冠军,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七段棋手,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一次大飞跃。

刘小光和曹大元等人被定为了六段,江铸久则拿到了五段头衔,这当然不是他们围棋生涯的终点,棋道的求索之路也才刚刚起步。

作为大赛的评委之一,贾老师亲眼见证了新生代的崛起,也让他早就萌发出的退意,更加强烈起来。

随着文化和体育事业的繁荣,这个时期的围棋赛事也是比较多的,除了全国围棋个人赛,像围棋国手战、围棋夺魁赛等小范围的比赛,还有新体育杯,避暑山庄杯这些全国性的围棋比赛。

从连续几年包揽了所有冠军头衔之后,贾老师在去年底,就已经向体委有关负责同志提出,从今年起,将不再以选手身份,参加国内的类似比赛,否则将不利于年轻棋手的成长。

这个理由很强大也很现实,在一番商议之后,得到了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