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255章 被怀疑了......(1 / 2)四合院:何雨柱的重启人生首页

1953 年夏,炽热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铁水般倾洒在青砖灰瓦上,安定门外的青石板路蒸腾着层层热浪。秦淮安进城前老娘特意用白布给他包了几个玉米面饼子,这会儿还揣在怀里,被体温焐得温热。

来的路上,秦淮安不是没有吃这些玉米面饼子,可早上出来的时候,这些提前做好的饼子都已经凉透了,又干又硬,咬上一口都直掉渣!

虽然已经习惯这东西的口感,可是他还是觉得这东西难以下咽......

这不,到了四九城,进了安定门之后,道路两边的商铺或者街边的小摊上时不时飘出 阵阵食物的香气,早就肚子空空的秦淮安被馋的直流口水......

就算是这样,他还是强忍着这股子馋意!

毕竟自己进一趟城不容易,手上的钱也有限,他要尽可能的多带点好东西回去!

要是老娘知道自己因为馋而花上几毛钱吃了顿好的,嘴上也许不说啥,但是心里肯定会责怪自己!

至于自己的老爹秦寿......

要是知道自己乱花钱,说啥也得拿鞋底子抽自己一顿......

又走了一阵子,到了一个岔路口,秦淮安准备找人问问路......

"同志,借问个路!" 秦淮安见一位穿着工装、推着二八自行车的年轻人路过,赶忙伸手拦住。那人车把上挂着铝制饭盒,随着步伐叮当作响,饭盒边缘还沾着星星点点的饭渍,像是匆忙间没擦干净。年轻人后衣领别着枚铜质徽章,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,秦淮安虽然不认得,但是从那人的年纪和打扮上还是能看出那是国营工厂的标志。

年轻人停下脚,脸上挂着友善的笑容:"您尽管问!" 他说话时露出两颗虎牙,工装袖口磨得起了毛边,却洗得发白,透着股利落劲儿。

"南锣鼓巷咋走?俺头回进城,眼都花了。" 秦淮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后颈被晒得黝黑的皮肤上立刻泛起一层细密的汗珠。他盯着年轻人脚上擦得锃亮的胶鞋,又下意识把自己沾满泥点的布鞋往裤腿里缩了缩。

"嚯,您顺着这条安定门内大街一直走,过了交道口,见着个挂着 " 东来顺 " 幌子的馆子,再往南一拐就是!" 年轻人热心地比划着,自行车铃铛随着动作轻轻摇晃,"不过这会儿正是晌午头,你要不先找地儿吃口饭?要不找个凉快点大的地儿坐着喝点水也行!这天儿可热得很,别中暑了。"

秦淮安连忙摆手:"不敢耽误啊,家里还等着我这边的信儿呢。俺带着干粮,饿不着。" 他谢过年轻人后,加快脚步往前走。路边的店铺门脸刷得雪白,街角的大喇叭正播放着激昂的《团结力量》,而小孩子们追着卖冰棍的老头跑,清脆的笑声回荡在街道上。老头竹筐里的棉被下,隐约露出印着红门图案的冰棍纸,引得孩子们直咽口水。

走到交道口时,日头正毒,秦淮安只觉得喉咙干渴,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。他蹲在槐树下歇脚,从怀里掏出个玉米饼子啃了起来。树皮上还留着去年春节贴的春联残片,红纸上黑色墨汁书写的字被风雨侵蚀得只剩半边。这时,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太太挎着竹篮路过,竹篮里装着刚买的豆芽和小葱,水珠顺着菜叶往下滴。她瞅见秦淮安的粗布裤腿沾着泥,眼神中满是关切:"后生,要帮忙不?看你走得怪累的。"

"婶子,还得麻烦您指个路。" 秦淮安赶紧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土,衣角处还沾着进山砍树时的草屑,"听说过了东来顺就到南锣鼓巷?俺记不太清道儿了。"

老太太点点头:"没错!那巷子口有棵老槐树,枝桠横得跟鹰爪子似的,好认。不过你找那地儿干啥?" 她说话时,银镯子在手腕上晃出细碎的光,袖口补丁针脚细密,透着过日子的精细。

“那啥,大娘!俺,俺是来走亲戚串门子的......”

“哦!这样啊!

那你姓啥?找的是谁家?

我跟你说,我可是这一片的坐地户!

别说是南锣鼓巷,就是整个交道口这片,就没我不熟悉的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