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九十七章 雪庐志(1 / 2)剑来:桃花客首页

"来得正好。"徐覆冰踏剑而起,袖口剑鳞在星空中拼出"镇"字,"寒衣,用霜华剑引动剑碑地脉;破阵,带武夫守住东南巽位——这次咱们要让妖族看看,皑皑洲的剑,是连星星都能钉在天上的!"

李寒衣长剑出鞘,七道冰棱直指天玑星的紫芒:"客卿,星砂妖阵在吞噬剑碑剑意!"

徐覆冰忽然笑了,伸手接住一片坠落的星砂。星砂在他掌心化作血色水珠,却映出剑气长城的断壁残垣:"陈平安当年在长城说过,"星轨会变,人心不变"。"他将水珠按在剑碑上,碑身突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,正是历代剑修与武夫守护皑皑洲的手记,"这些字迹,才是咱们的真正星轨。"

赵破阵的寒铁刀狠狠劈在巽位妖光上,刀身断剑碎刃与剑碑字迹共鸣,竟在妖光中斩出一道火墙:"老子的刀,能斩妖,也能刻字!"他冲身后武夫大吼,"把咱们的刀疤刻在星砂上,让这些畜生知道,皑皑洲的武夫,连星星都砍得动!"

年轻剑修的破冰剑此刻却悬在半空。他想起徐覆冰说的"停招",忽然望向剑碑下正在分发炊饼的村民——有个孩童正举着块带剑痕的炊饼,对着星空比画。他心中一动,剑势骤然变招,不再直取妖狼眉心,而是绕着妖光划出弧线,每道弧线都护住了冰原上的民居。

"原来如此..."他忽然咧嘴一笑,剑尖挑飞妖狼尾椎的玄晶时,竟留了三分剑势护着 nearby的雪窝,那里正躲着几只被妖风惊到的寒鸦。

徐覆冰在星空中看得清楚,袖口剑鳞轻轻一颤。当年在长城,他见过太多剑修追求极致剑速,却忘了剑势里该有的温度。此刻年轻剑修的变招,让他想起陈平安教他的那句话:"真正的剑仙,不是能斩多少星,而是能护多少灯。"

战斗持续到子夜,当最后一道妖光被剑碑字迹碾碎时,徐覆冰忽然看见剑碑底部浮现出一行新刻的小字——正是赵破阵用寒铁刀刻的"武夫在此,星轨不偏",字迹粗犷却带着说不出的厚重。

"徐剑仙,"李寒衣收剑时,发现霜华剑上多了道浅淡的火纹,正是赵破阵刀罡留下的印记,"刀剑相济,原来真能让剑意生出火气。"

徐覆冰望着逐渐清明的星图,袖口剑鳞悄然缩回:"当年陈清都老剑仙陨落前,曾在剑气长城留下一缕剑意,说"皑皑洲的剑,要像这里的冰雪,看似冷硬,实则能融成春水,灌溉人间。""他忽然指向剑碑下的炊饼堆,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铜炉,村民正用剑碑余温烤着新的面饼,"你看,冰雪化了,便是人间烟火。"

年轻剑修凑过来,发现自己的破冰剑上不知何时缠着根红绳,正是方才替寒鸦护雪窝时,从村民衣襟上蹭到的:"师叔,这算不算您说的"人心如剑"?"

李寒衣看着红绳在剑穗上轻轻摇晃,忽然想起刘财神的铜钱、赵破阵的炊饼、徐覆冰的雪蝶——原来皑皑洲的剑修与剑仙,从来不是孤悬云端的冰雪,而是扎根在冰原深处,与万家灯火相连的剑骨。

"算。"她忽然轻笑,指尖抚过剑碑上的狼形纹路,那里不知何时被村民嵌了粒红玛瑙,像极了人间灯火,"而且是比任何剑诀都锋利的剑骨。"

山风掠过剑碑,将铜炉里的面香送向星空。徐覆冰望着北斗七星重新归位,忽然从袖中取出半卷残页,正是当年陈平安在长城写下的《寒剑录》。残页上新增的字迹,是赵破阵方才刻刀时,用武夫气血印上去的刀疤纹路——刀剑相交处,星轨与灯火同辉,正是皑皑洲的剑仙之道。

而在更远的寒光阁,陈孤鸿阁主望着星图上重新明亮的剑碑光点,忽然听见冰魄剑发出清越鸣响。剑身上,不知何时多了道浅淡的刻痕,细细看去,竟像是个举着炊饼的小人,正对着星空比出剑的形状。

"师父,"他轻声自语,"您看,皑皑洲的剑,终究是长在了人间。"

雪落无声,剑碑下的铜炉里,新烙的炊饼"滋滋"作响。徐覆冰接过村民递来的面饼,咬下时,饼心的剑意化作暖流,顺着喉管流入丹田,竟比任何剑诀都更让人心安。原来这就是陈平安说的"剑骨",不是青铜剑碑的冷硬,而是千万个举着火把的凡人,用炊烟与笑骂,在冰雪里浇铸出的不灭精魂。

第七座剑碑往东三十里,雪庐峰的檐角铜铃刚响过三声,苏云萝袖中揣着的十二节竹鞭突然泛起青光。竹鞭节疤处嵌着的稻种嫩芽,此刻正朝着剑碑方向轻轻颤动——那是地脉预警的征兆。

"青女峰的雪线又压下来了。"这位身着青布襦裙的炼气士首领抬手拂过石墙上的星轨图,图中代表农耕区的赤线已被冰雪蓝霜侵蚀大半,"妖族在凿穿地脉暖泉,今年的春耕怕是要提前遇上倒春寒。"

她腰间悬着的青铜犁铧突然发出闷响,犁尖所指之处,石砖上缓缓渗出冰纹。这柄曾被陈平安亲手刻过"护苗"二字的农具,此刻正将北境七十二村的地脉墒情,通过苏云萝腕间的红绳,一息一息传入她眉心的本命符。

"苏仙姑,第三村的老槐树冻裂了!"门外传来炼气士弟子的急报,少年衣襟上还沾着未化的槐树皮碎屑,"树洞里的土地爷神像...神像眼睛在流冰泪!"

苏云萝指尖划过青铜犁铧,犁尖骤然亮起稻穗状的金光:"去把刘财神去年赊给咱们的暖玉符贴在树根,再用灶王爷前的余烬煨壶热酒浇土。"她转头望向峰外雪原,数十点妖异的幽蓝正在逼近,"通知剑修阁和武夫营,妖族这次要断咱们的春耕路。"